全力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陆志远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顶天立地的大事,是国家发展赋予海南的神圣使命。围绕着建设“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目标,我们要一手抓对外开放、一手抓深化改革,打破一切条条框框的束缚、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在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顶天立地的大事,是国家发展赋予海南的神圣使命。这是一项无先例可循、没有成熟模式借鉴的重大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追求。这是海南发展的机遇,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更是我们的责任。围绕着建设“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目标,我们要一手抓对外开放、一手抓深化改革,打破一切条条框框的束缚、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在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一、明确使命,勇当先锋,自觉承担起推动海南历史性跨越的神圣责任。 (一)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发展的新起点,特区建设的战略选择 海南经过20年不懈努力,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发展成效越来越显著。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海南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海南经济社会已经步入发展上升期,要求海南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勇做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指明了海南未来发展方向,也明确旅游产业在海南发展中的先导产业地位。今年9月,全国政协组织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国务院15个部委有关负责同志来海南就国际旅游岛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重要成果。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我国最大经济特区发展的支持,也代表了深入改革开放的方向。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卫留成也明确指出,海南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际旅游岛为载体,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实现海南又好又快发展。他指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方向,对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带动农民群众致富都具有现实意义,应该成为海南长远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要把建设国际旅游岛作为一个重要载体,一个有力的抓手,真正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体现科学发展。 (二)国际旅游岛建设使海南发展目标紧扣国家发展战略,为海南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起伏动荡,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国内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基石。 朱镕基同志曾经说,海南搞好旅游和高效农业就会富甲天下;王岐山同志在担任海南省委书记时曾经提出要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和全国人民的度假村”。这都是对全国产业布局充分研究后的科学论断,而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这一提法的延续及拓展,就是要通过对海南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使更多国人到海南享受到如巴厘岛、夏威夷国际化标准服务,这就是在更高标准上对国家产业战略的实现。 当前,我国正在制定全国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们要借此机会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布局、区域产业布局、对外开放格局和国家建设旅游强国等相关规划,作为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的内容,在制度体系方面为推进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配套支持保障。 (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中国旅游产业深化改革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回顾中国旅游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开放一直是产业发展主题。在各行各业中,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是饭店,最早和国外交流的是旅游从业人员。同时,多年来,旅游始终是各地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所以,中国旅游业可以说借开放之力,谋求了高速成长。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旅游产业改革一直滞后。由于产业高速发展的遮盖和过分强调旅游的特殊性,旅游产业改革一直落后于其他产业,这就形成了在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发展扩大的同时,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管理模式、运营机制等却难以提高。两者不协调,产生了一些影响旅游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这也是中国改革30年,当制造业、流通业、信息业等都进行了若干次产业升级,培育了许多统领市场大企业时,旅游产业却大而不强,难以产生真正国际影响力企业的根本原因。 中国旅游产业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提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旅游的二次创业。而海南作为一个旅游产业地位重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产品独特、历史包袱较轻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具有改革试点的先期优势。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决策,更是使海南当仁不让的担负起中国旅游改革先行者的责任。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在开放主题下的一次改革攻坚,“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是基本原则,它的创新和实践将大大影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中国旅游改革进程。 二、紧扣目标,把握重点,全面有序地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部门。开放是主题,改革是核心,体制是动力,政策是保障,人才是关键。我们要站在全省大旅游高度,盯紧国际旅游岛战略目标,做到“两手抓”:一手抓住国际旅游岛规划建设,一手抓住旅游体制创新,把各项工作扎扎实实推向前进。 (一)要紧扣发展目标,围绕目标做规划,按照规划上项目,依托项目要政策,围绕政策做配套。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目标,确立了旅游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地位,是对我省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定位,是站在我省改革开放发展高度,对我省旅游业发展目标要求的一个全方位重大提升。我们必须围绕这个目标制定《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纲要》,以推进我省旅游资源整合、功能区划完善和提升以及旅游管理体制的调整,产业发展目标重新定位,市场运行机制的转换。这部规划要围绕海南特色资源,拓宽现代旅游业发展思路和空间,延伸旅游产业链,提升海南旅游产业整体目标定位。增强国际竞争意识,通过编制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旅游区域规划,对整体性旅游产品进行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布局,打造国际化、个性化、差异化、高端化和品牌化的旅游产品,对国际高档旅游市场形成吸引力和竞争力。 重点项目是载体,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杠杆,是旅游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方针,依托规划加快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北部大力推动高尔夫产业发展;南部地区要增开国际邮轮“南海游”、“海南游”海上航线;东部地区要建设中国的阳光海岸;中部地区要启动国家公园项目;西部开展国际标准的工业旅游。要深度开发海洋旅游项目,打造海上运动中心;加快建设游艇码头,建设中国一流的“游艇基地”;要引进国际著名品牌的大型娱乐项目、丰富旅游文化;加快健康休闲旅游,创造条件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富有特色的中医保健和康复疗养中心;深度开发国际商务及会展旅游等旅游产品。总之,要尽可能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项目规划建设。最终把海南建设成“一岛”即世界一流的度假休闲岛、“两港”即世界级的国际邮轮母港和世界级的游艇集散地;“三中心”即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会展中心、娱乐中心和康复疗养中心。 根据项目发展需要,要敢于先行先试,努力向中央争取政策,包括:争取更加开放便利的出入境政策、更优惠的旅游购物政策、更加开放的航权政策、更加开放的海洋旅游政策、更加灵活的融资政策以及更加开放的旅游相关产业如土地、文化、外汇、医疗、教育等政策。 依托项目,要配套建设完善的旅游交通设施、卫生设施、安全措施和旅游信息系统,通过对国际旅游岛目标的宣传,塑造国际旅游形象和国内旅游形象。 (二)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创新旅游产业管理体制 在行业管理机制方面,我们要参照现代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行之有效的旅游产业管理模式,依法加强规划的执行和管理;加强对旅游资源保护;完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公共职能;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行业管理社会化;积极探索“旅游发展委员会”管理模式,协调解决全省现代旅游业发展重大问题;建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增强对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的服务功能;通过多语种综合旅游服务网站和信息服务网络,提升产业管理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吸引国内外知名学者,形成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智囊机构,为海南现代旅游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加快国际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引导景区、饭店等旅游接待部门推行ISO9000、ISO14000体系认证。研究制定现代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设立旅游开发促销基金,鼓励企业的促销行为。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积极引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发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市场合理分工;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旅游大公司、大集团,通过兴办中外合资旅行社、外商独资旅行社、合作进行旅游开发等方式,引进更多外资进入海南旅游市场;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法制为基础、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主经营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产业模式。 在产业发展模式方面要做“大旅游”概念,拓展旅游文化,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大型活动的品牌、主题内容的创新。要对全世界各种高品位展示平台进行研究分析,对最新最快的传播媒介进行选择,从中筛选一些目标活动进行申办,一些平台进行合作,一些媒介加以利用。 推行国际化旅游营销机制,设立专业化旅游营销组织,建立国际化旅游营销网络,形成稳定的国际客源基地;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化和传统营销手段,增强旅游营销的创新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做到“三结合”:政府形象宣传、专业机构营销和企业产品促销,分工合作,有机结合。 要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专业化、国际化的旅游营销媒体联盟、文化传媒公司联盟、国际品牌联盟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实践中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一)一个重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的国际化改造 海南旅游国际化还处于“点式”国际化发展阶段。海南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度假酒店,并在三亚形成集群分布,国际游客在度假酒店这些国际化的“点”中能得到高水准服务。但海南的交通、语言等国际化软环境使绝大多数国际游客无法走出度假酒店,融入城市中,融入居民中,体验原汁原味的海南生活。 为此,我们首先应该对海口和三亚进行国际化改造,建设出中国国际旅游的龙头和示范窗口。在两市旅游业先行探索国际旅游的制度设计,以突破制约旅游休闲、文化会展等发展瓶颈为重点,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逐步实现国际游客自由进入、项目自由落户、资金自由流通、货物自由进出,逐步使两市旅游成为中国参与国际旅游高端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和重要平台,为全国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路子。 其次,逐步在全省实施营造国际一流的旅游环境。建立和完善国际化道路标识系统、旅游标示系统、旅游医疗及突发事件紧急救援系统和旅游保险体系,构建高水准的旅游服务网络。提供人性化服务,营造全社会服务现代旅游业的浓郁氛围,打造健康、满意、安全的国际旅游环境。 只有这样,海南旅游才能从“点式”国际化向“线式”国际化、“面式”国际化的扩散,完成全省旅游国际化建设,这是必要的路径选择。 (二)两个市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协调发展 按照“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的方针,要加大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加强宣传促销活动,巩固和拓展国内、国外两大客源市场,真正形成以国际带国内、度假带观光、高端带低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旅游市场新格局。 开放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主题,我们要强调开放是即对国际开放、更对国内开放。 在国际市场方面,我们的核心任务是用足用好“免签”和“落地签证”等优惠政策,让海南成为外国游客进入中国旅游的基地。要以海南开放第三、四、五航权为契机,配合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打通国际航路,开辟新航线,提高海南的可进入性。其次,持续强化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加强旅游营销,积极拓展俄韩日市场,努力开发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协调边防、海关等口岸部门,简化通关手续,优化入境服务软环境,方便国际游客。 在国内市场方面,除了大量吸引国内游客、实现“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拉动内需外,还要使海南成为国人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集散地,国人可以在海南通过豪华邮轮、国际航班到世界各国旅游。要重点抓好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转型,促使客源结构转型,全面提升旅游质量。要大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类度假旅游产品,并根据旅游消费变化,推动度假旅游产品创新,注重旅游和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结合,促进海南休闲度假市场发展与成熟。 (三)三个转变:通过三个转变赢得可持续发展新动力 1、旅游产业自身升级转变 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同时也是推进我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化的大胆探索。要通过建设国际旅游岛带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促使海南旅游完成由普通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旅游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由国内游客为主向境内、境外游客并重转变。 2、旅游产业国际化向现代服务业国际化转变 要充分发挥海南在全国旅游产业中的独特性,在旅游业先行探索国际旅游的制度设计,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为全国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路子。要根据国际旅游岛综合要求,以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带动力强的现代旅游业为龙头,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传统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通过发展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旅游、住宿、餐饮、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带动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和公共服务(包括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实现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包括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的全面升级,通过旅游业对外开放,实现整个海南服务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3、要从政策优势向体制优势转变 海南岛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潜力,使海南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必然得到政策的倾斜与扶持。这些政策包括已经明确的关税优惠、航空政策、通关政策等等,也包括可能进一步争取到的如西沙旅游开放、小额货币兑换等政策,这是极大的亮点和优势,使国际旅游岛建设有良好的开端。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将这些政策优势转化为体制优势,那么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就失去了体制机制的支撑。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建设国际旅游岛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迅速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全面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创新政府服务理念,构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推动海南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系省长助理、省旅游局局长) |
南国风网站的版权信息:保留所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