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登录中心 | | 网络导航
logo 来海南旅游咨询 海南旅游 预订海南酒店 自驾租车 海南高尔夫 问路订房就请拔打海南旅游百事通  全天24小时为您守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导航页为首页
内容页为首页
当前位置:南国风 >> 社会趣闻 >> 浏览文章

陆丰正字戏成首批文化遗产25年后有新学员图

作者:佚名 日期:2009年03月01日 来源:金羊网 人气:
陆丰正字戏成首批文化遗产25年后有新学员图 全班同学经常交流各自的功夫
陆丰正字戏成首批文化遗产25年后有新学员图 1:元山寺殿顶灰塑也是戏曲人物,可见传统深厚
陆丰正字戏成首批文化遗产25年后有新学员图 2:皮影戏团的四个新学员在荧幕后练习《飞天》
陆丰正字戏成首批文化遗产25年后有新学员图 3:元宵节的烟花,陆丰是个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县城
陆丰正字戏成首批文化遗产25年后有新学员图 4:摩托车是本地老百姓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陆丰正字戏成首批文化遗产25年后有新学员图   5:元宵节的夜晚,皮影戏公开演出吸引了大批观众。在陆丰,民间文艺的观众仍然庞大,只是需要开发
陆丰正字戏成首批文化遗产25年后有新学员图 6:小学员们寒假不休息在团里练习基本功,他们承担着正字戏的明天
陆丰正字戏成首批文化遗产25年后有新学员图   7:正字戏班的老演员过年期间被请来当小学员的唱念老师,2年前晋京的条幅依然崭新
陆丰正字戏成首批文化遗产25年后有新学员图 8:小演员们寒假在剧团里加练
  陆丰正字戏成首批文化遗产 25年后有新学员

  陆丰正字戏,在南粤边陲,唱中原官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年来,终于有了一批新学员

  本报记者 阙道华/图  本报记者 邓琼/文    

  正字戏又名“正音戏”,因其语言用中州官话(闽南、潮州等地称为“正音”或“正字”)而得名,流行于广东海丰、陆丰、潮汕和闽南、台湾等地。形成于明宣德年间,是元明南戏的一支,约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曲调有正音曲、昆曲两种,也有部分杂曲,小调。 解放后,整理改编的剧目以《槐荫别》、《百花赠剑》、《古城会》、《张飞归家》影响较大。

  正字戏的来源与南戏有关。明万历年间黄绅撰《石桥场土城记》谓陆丰县碣石卫“国初以来,歌舞相闻”。万历年间在碣石玄武山元山寺前修建戏台专演正字戏,并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把戏台扩建成可容两个戏班合演的大戏台。元山寺修有供艺人食宿的戏馆,西库房墙壁写着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1961年的玄武山历届神诞戏“总理”的名字。

  据说最古老的正字戏班社双喜班,乾隆四十二年创建后持续活动至1960年。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广东省陆丰市正字戏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冬去春来,陆丰市正字戏剧团却一下子冷清了。少了那29个活蹦乱跳的后生仔女,连常常在剧团院子里晒太阳的老人家也不习惯。开学了,孩子们又回到广东省粤剧学校去了,“2008级正字戏班”是他们的集体称号。

  “班长,林晓城,来个侧空翻!”“黄宜凯,你不是小翻王吗?别光翻跟斗,朝天蹬三起三落也得练!”“女孩子们过来两个,陈曼琪,余越华,双脚后桥不在话下吧!”……整个寒假,剧团排练厅里最常响起的,就是这样的语句。虽然孩子们都挺喜欢上行内称“毯子”的基本功课,但是除了春节回家几天外,全部寒假都吃住在此不停练功,还是让他们有点吃不消。没办法,谁让这15个女孩、14个男孩是陆丰市正字戏剧团25年来新招的唯一一批学员呢?说是新兴希望所在,一点也不夸张。

  一年前,他们从海陆丰地区的四乡八里被选到剧团,报名费、注册费、学费、生活费什么都不用负担,一辆大巴送到省粤剧学校,开始为期三年的定向委托培养。在学校里上文化课、练基本功,但是正字戏特有的唱腔、念白、身段怎么办?这才要娃娃们假期里回“娘家”补课。跟他们最熟的是剧团的当家花旦曾玲,她也同时在粤剧学校进修声训课程,不仅提高自己,也肩负着回来帮这群孩子训练唱念发声的任务。其他的老师,都是团里的演员或乐师,他们进剧团不是在1978年,就是在1982、1983年,年龄足可以当这些孩子的父母。那两次“补员”到如今,中间还经历了近十年的停演,舞台上青黄不接也在意料之中。

  “天下第一团”,好听不好受!虽然正字戏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丰市正字戏剧团是该剧种留下的唯一专业剧团,但如果拿不出新戏、推不出新人、留不住观众,又靠什么来传承这祖宗留下的宝贝呢?

  排练厅正中高处,还悬着“圆满完成晋京展演任务”的横幅,这是前年6月,剧团上北京参加“中国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前挂上的,竟然光鲜如新。也就是那一次,他们送去的《姜维射郭淮》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跑布马”的精彩表演被誉为“富有中国戏曲形成之初写实风格的活化石”!回来之后,消息传出:“剧团要招生了!费用全免,学戏三年。”

  不得不说说陆丰这个财政并不宽裕的县级市政府,他们需要守护的国家级“非物遗”就有正字戏、陆丰皮影、“滚地金龙”三项之多!这些年,他们救活了陆丰皮影,把它从濒临灭绝的边缘带回到参与申报世界级“非物遗”的风光大幕前。而对正字戏剧团的拨款,停演那些年还保持了每年17万元,发点基本工资留住“火种”;后来增加到36万元,现在每年超过60万元!对去年所招的29个学戏娃娃、加上5个去揭阳艺校学音乐的学员,每年需要支付的费用,都在50万元之巨,这笔庞大的开支,只能靠他们一点点从省文化厅、从海陆丰籍的企业家、从本地热心人士那里凑出来。正月十三,有个企业家来剧团做客,应下了给学员们盖栋小宿舍楼的事,让他们着实高兴了一把!

  就算这样“吃百家饭”,陆丰还是执意要养大这批“幼苗”,传入粤东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南戏遗响“正字戏”,必得靠他们来承续薪火。明年此时,接受了两年正规戏曲教育的学员们就要回到团里,开始演中学、学中练的实习期;剧团也可以开排新戏,用更强大整齐的阵容面对父老乡亲。

  粤东还有上百个正字戏的业余民间剧团,它们的存在既是激烈竞争的代名词,却也昭示着令人羡慕的广阔市场。不知愁的娃娃们已经开始坐不住了,直说:“真想马上上台,看自己‘扮起来’靓不靓!”而像正字戏的国家级传承人彭美英他们,除了加紧再加紧,挖掘传统剧目、录下老艺人的声像资料,并趁着假期多给这些孩子们补补课,也没工夫过早地兴奋或轻松。

  中国艺术研究院统计过,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05年,中国戏曲剧种类已从368种下降到267种。半世纪,百样戏灰飞烟灭。罗戏、卷戏、清戏等曾经有着广泛影响的声腔、剧种,其演出团体锐减或至完全消失。如此说来,这些正字戏新来的年轻人,实在很幸运!

  而更幸运的,是正字戏本身吧。


email:lifat@yeah.net| QQ:_3000_99**61 T先生
  服务指南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南国风网站的版权信息:保留所有权力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琼ICP备15001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