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的节约方式就是喝稀饭
今天你熬了吗?自带白开水成都"熬友"相会
IT“金领”刘咚咚本月正式离开了成都软件园的一家外企,因为公司“歇业”了。“什么都不多,就时间最多。”她和成都一位朋友一起,建起了“熬粥”QQ群。
“熬粥”基本装备:公交卡,家里上网的电脑。
“熬友”日常工作:搜集自己住地附近买菜吃饭购物的便宜地方,在群里交流菜市场价格。娱乐健身,以不花钱的跑步骑自行车为主,寻找并组织不花钱的场地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见面的第一句话,“今天你熬了吗?”
名词:“熬粥”
100元过一周,这种“花钱游戏”曾经帖爆网络风靡全国。现在,它的升级版,一种名为“熬周”(也作熬粥)的生活方式开始在成都白领圈子里兴起。熬周,就是花最少的钱生存又不失生活乐趣,在浅度煎熬中度过一周。“熬粥”则是成都网友的川式幽默。
【熬友相会】见面第一句:今天你熬了吗?
前日中午1点过,“龙行天下”坐在朋友泥巴糊糊的桑塔纳3000里,不时调整坐姿,急急地从成都向华阳赶。他和咚咚约好在华阳喝露天茶,商量如何准备群里的第一次大型聚会。
华阳的府南河边,野油菜和家油菜花都开得黄艳艳,几张旧桌子,几把烂椅子,在河堤上一字排开。“素茶10块,白开水5块。”记者和他们一样,要了杯开水。“龙行天下”是刘斌夫的网名,他是成都的社会经济学者。“咚咚”真名叫刘咚咚。他们两人是“熬粥”的群主,也是熬友活动的召集人。
“100元过一周的生活是有些自虐感的节约游戏,“熬粥”则是特殊经济形势下人们迫不得已的一种生存技巧和生活艺术。”群管理者咚咚介绍,熬友分“白开水”、“清汤”、“浓汤”、“稀饭”四级,像她这样没有工作,又最节约的就是骨灰级的“白开水”,不喝饮料,出门一般自带开水,这种和“100元一周”的生活比较接近。“稀饭”就是不怎么刻意节约的,只是不主张浪费。
老刘在群里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大家的“熬粥心得”集结成书,“新节约主义与理财是“熬粥”和“100元周”的共同之处,到我们更强调实用和科学,钱少不等于不花,穷也不能自乱阵脚。”
【熬粥故事】2元钱喝稀饭 最高记录13碗
刘斌夫,“龙行天下”,老刘,44岁,群主也是群里最年长的人。有两样东西最让大家佩服。一是他的本行,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危机方面的研究,二是他的大胃。他对买菜穿衣的精打细算和生活的艺术也一流。老刘写过《中国城市走向》、《策划成都》等书,同时也给国内的一些经济杂志写文章,他现在关注的是金融危机下人们的生活,还想把“熬粥”的网友们的心得日记集结成书。
“60后”老刘的最爱还是稀饭。昨日午饭,老刘请客,交大附近的稀饭庄。一份盐煎肉,一个油菜头,一盘胡豆。“曾经节约是一种美德,金融危机把它变成了时尚,我们准备把他推广成群里的生活习惯。”2元包干,品种任选。他用两口气,吃了四碗。“今天重感冒,平时又是晚上的话,喝个十来碗不成问题,13碗是我现在的最高记录。”离开时,饭店的老板一脸苦笑。
5角钱2小时 公交车上混时间
20多岁的刘咚咚闯过珠三角,在成都的多家知名企业当过白领金领。今年2月,她和200多名同事同行一起,离开成都软件园的那家“歇业”的美国公司成都部。月薪7000乘以3,那是她最后一笔收入。投出去简历近百份,有高管和研发经验的她还是进入了待业者的行列。
“什么最少,钱!什么最多,时间!”106路公交车,可以从她租房的成仁路“静居嘉苑”直达她的母校西南交大。“用10元20次的公交卡,赶在两个小时内上回来的车,才5角钱。实在找不到打发时间的事,我就回学校看看。”
现在,她忙的是学做菜、煮营养稀饭和煲汤,同时把经历和境遇类似的“熬友”们联系起来,交流“熬粥”心得,相互帮忙寻找工作机会。 记者王长久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