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宁波市外来人员涌入呈日益增长趋势。截至2007年10月,宁波市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员达331万,其中有数量不少的流动党员。如何加强和改进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广泛开展关爱服务。关心爱护党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外来流动党员身处异地他乡,远离所属党组织,工作和生活上面临更多困难,更加希望得到党组织的关爱。为此,宁波市在外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把柔性的关怀服务与刚性的管理要求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外来流动党员对流入地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是依托党员服务中心(站),构建全天候的关爱服务网络。以遍布城乡的954个党员服务中心(站)为支撑,借助市民求助服务平台,开通外来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热线,开设党员服务网页,为外来流动党员提供24小时全天候咨询求助服务。二是根据外来流动党员的实际需要,出台全方位的关爱服务措施。如规定被评为县(市、区)级以上优秀党员的外来流动党员,允许其本人、配偶和一名未成年子女落户宁波;分级建立困难党员互助金,将困难外来流动党员纳入救助范围;开通外来流动党员维权“绿色通道”,为他们提供劳动纠纷调解、司法援助等方面的服务。三是改变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形态,形成全覆盖的关爱服务体系。突破基层党组织仅负责所属党员管理的传统封闭管理形态,要求全市所有基层党组织对其党建工作责任范围内的外来流动党员必须敞开接纳,加强教育管理,并及时提供各类关爱服务。 不断创新教育模式。针对外来流动党员具有活动地域的分散性、不确定性和个体情况的多样性、多变性等特征,宁波市本着“不拘形式、讲求实效,因人而异、方便党员”的原则,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一是创新教育形式。根据外来流动党员的居住状况、就业形式、流动范围等情况,区别对待,分类实施,增强管理教育的实效性。比如,采取在各级各地党员服务中心滚动播放学习教育内容、敞开使用远程教育网络终端等措施,方便外来流动党员自主选择学习时段;适应外来流动党员的生活节奏,推行“微型党课”、“情景式课堂”等,利用工闲时间对外来流动党员开展教育。二是创新教育内容。根据党员教育的总体要求,紧贴外来流动党员的实际需求,划分教育板块,丰富教育内容,增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吸引力。比如,依托“东方党建网”等开设教育专栏;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基层党校和规模企业党组织,为外来流动党员提供职业技能教育培训。 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外来流动党员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频繁流动于各行各业和各地之间,相比其他党员来说接触的东西更为复杂而广泛,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教育,让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难度更大。宁波市高度重视保持外来流动党员先进性,积极为外来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一是立足促进发展,让外来流动党员在工作中发挥作用。先后在外来流动党员集中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亮身份、比作为,亮岗位、比贡献”等活动,激励外来流动党员立足岗位,争当业务骨干,争创一流业绩。二是立足服务群众,让外来流动党员在社会上发挥作用。通过组织开展“认岗履职”活动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让外来流动党员担任政策法规宣传员、社会稳定信息员、化解矛盾调解员等,为广大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三是立足壮大队伍,让外来流动党员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作用。鼓励外来流动党员向组织推荐身边的优秀分子,并配合组织做好相关的联系、培养、考察工作。 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外来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涉及方方面面,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宁波市整合各种资源,逐步改变了过去在外来流动党员管理上组织部门单打独斗、流入地基层党组织被动应付的工作局面。一是联合公安等部门,全面推行“查、建、联、管、用”五步工作法。查,即由公安部门开展源头调查,在外来暂住人口登记表中增设“政治面貌”一栏,采集流入党员的具体信息;建,即由市、县(市、区)两级组织部门依托连通市、县(市、区)、乡镇和村(社区)四级党组织的党内信息管理系统,专门建立“外来流动党员信息库”;联,即由镇乡(街道)组织人员力量及时上门联络登记,并对党员身份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后,按一人一卡进行建档;管,即将外来流动党员纳入相应的基层党支部进行管理;用,即从工作岗位和社会责任岗位两个方面,发挥外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建立市、县两级外来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协调机构,统一负责外来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管理教育协调机构由组织部门牵头,宣传、政法、民政、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参与,实行城乡联动,加强沟通交流。三是建设党员教育管理阵地,实现教育管理资源配置从条块分割向整合共享转变。按照“集约利用、共建共享”的理念,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和村级(社区)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为外来流动党员开展活动提供场所。 (作者为中共浙江省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南国风网站的版权信息:保留所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