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登录中心 | | 网络导航
logo 来海南旅游咨询 海南旅游 预订海南酒店 自驾租车 海南高尔夫 问路订房就请拔打海南旅游百事通  全天24小时为您守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导航页为首页
内容页为首页
当前位置:南国风 >> 公文写作 >> 浏览文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机理分析

作者:佚名 日期:2008年11月30日 来源:不详 人气: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机理分析
 
李俊伟

  作为经济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意义何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性反思,人们得出了这样的共识:在企业发展的起始阶段,党组织更多地作用于督促企业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政府逐步消除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党组织更多作用于为企业塑造良好社会形象、营造内部和谐关系;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追求中,通过健全工会组织、党的组织,从内部培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企业党组织做了概述,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既要反映企业党的建设的共同规律,也要体现非公有制企业的特殊性。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中,以党组织的先进性推进企业的健康、持续、跨越发展。

  一、从规范企业的外生性力量发展成为企业的内生性组织,党组织以政治优势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实践表明,只有企业认识到党组织的重要性,党的建设的开展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搞好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也是党组织与业主合作共事的最佳结合点。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支持和促进企业经营发展上,换句话说,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只有找准了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并从结合上下工夫,才能有活力,才能有发展,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战斗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也才能在实践中体现出来。

  从组织学的角度看,健康的组织,不仅在于其要素的健全、运作的有序,还在于不断产生出新的生机。企业的资源、要素的完备、组织结构的合理和有效管理,解决的只是企业正常运转问题,并不能产生企业发展需要的内在动力。就企业发展的驱动力而言,对利益的追逐是经济主体持久的驱动力,同时社会与市场为经济主体规定了逐利的合理范围,即法制和规范的约束。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初期,如果说法律和规范是从外部对非公有制企业从业的规范,那么健全的党组织则是从内部规范企业的诚信经营。在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非公有制企业良莠不齐的条件下,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非公有制企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后,组织的规范和凝聚力成为更高层次的内生性的约束力和驱动力,这也是非公有制企业持续发展的另一层次的竞争力。可见,党组织的介入为企业的运转带来了新的驱动力。

  同时,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党组织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政策走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能够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无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以及活动的开展都应当始终着眼于、服务于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同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以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任务体现自身的组织优势,以促进发展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把为企业服务、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开展工作的目标,使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使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二、党组织引进民主决策机制和民主管理模式,以良性机制运行保障企业持续发展

  不同于国有企业员工和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合法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员工参与决策是一种博弈的结果。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依靠传统的家族式经营和个人打拼的积累,容易形成经营管理中的个人主义和决策中的一言堂,这样的决策机制难以保障企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持续健康发展。一些成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家逐步认识到决策中个人英雄主义的弊病,意识到只有培养一种更加理性和民主的决策方式才能杜绝因盲目和随意决策而带来的问题。为此,企业管理层积极为党组织的介入决策创造条件,要求党组织为企业决策提供“不同的声音”和更多咨询。在党组织的促动下,非公有制企业进一步扩大决策的民意范围,实行职工民主管理,落实职工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以集体的力量形成约束资本权利扩张的力量,以民主的方式表达每个劳动者的意愿和要求。民主决策和管理机制的逐步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对企业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正是劳资双方合作的具体形式和保证。因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雇佣关系容易使劳动关系短期化,非公有制企业在劳动力资源过剩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对人的参与性的漠视。企业要谋求持续发展,职工与企业双方不应当是商品交换关系而应当是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的成功保持,必须以相互理解、信任、依靠为坚实的基础。只有加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才能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实行民主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也是实现共建共享目标的机制保障。

  非公有制企业依靠党组织对工会等组织的领导,通过建立健全职工的民主诉求机制,以构筑平等意识、增强相互沟通而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党组织依靠非公有制企业家的支持,通过领导工会等组织,使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参与本企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协调企业劳动关系,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的实现,保证企业员工合法地位不受损害;通过制定组织目标、规范群体行为、优化组织环境等一系列活动,使党员和一般群众之间产生较稳定、持久的向心力和亲和力,使他们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党组织以党内民主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引导企业由家族式经营向民主和现代经营管理转型,不仅能够直接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持续发展,也能更好地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党组织塑造员工团结协作意识和归属感,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企业不仅是由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支撑的经济实体,而且是具有现代素质的员工结合的组织。而企业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管理科学、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品牌战略、企业社会公信度、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指数等被称为“软实力”。可以看出,建立在员工技能素质基础上的行为规范、价值理念正是“软实力”的基本要素,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如果对企业管理做进一步分析,就可以发现,培育员工的行为规范、价值理念,恰好是非公有制企业借助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独有的政治优势。

  在人力成为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资源的今天,如何形成企业的人才优势,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内聚力,是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环节之一。通过建立党组织,使党员有了“家”的归属,通过党组织对员工的真诚关怀和尊重,把员工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逐步建立起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这是在无法变更资产和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缓和劳资关系、凝聚人心的最佳途径。

  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后续发展中,如何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显得更加重要。从理论上讲,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要素;从管理角度看,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因是人的素质的不断提升。由此,如何在物质条件和福利待遇有限增长的基础上提高人的素质,是困扰现代企业管理的世界级难题,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而在物质技术和人的业务技能素质既定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恰好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从提高员工素质角度来认识党组织的这个传统优势,它就是企业竞争力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公有制企业在增强市场竞争力上的重要环节。发挥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就是在员工基本业务技能素质既定的前提下,提高人的政治觉悟、精神境界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在物质待遇有限的前提下,通过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以抑制物欲,这种激励对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更加长久和深刻的作用。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通过培植企业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激发企业职工强烈的内在动力和高度的工作热情;通过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引导;通过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美化企业环境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逐步形成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工作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同心同德办好企业。

  四、协调劳资方利益关系、塑造企业社会形象,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和谐的环境

  在促进发展、维护和谐的前提下,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党的建设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政党以组织整合的方式来整合社会,即以党的组织网络和组织领导来整合社会资源,使社会趋向高度的组织化,理顺党组织与经济、社会、群众等组织的关系。

  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到底代表何方的利益,成为一个重要话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发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不是以某方利益的代表者身份,而是以利益协调者的身份出现,通过理顺各种关系促进企业和谐。比如,党组织通过相应的载体或活动促进不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和意愿表达;再比如,党组织能够更好地了解员工的政治和利益诉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通过营造组织内部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人们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释疑解惑防患于未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成为企业构筑和谐发展的稳定剂和解压阀。

  对利益关系特别是重大利益关系做出必要调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当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缺乏正常的表达渠道时,便化为牢骚不满弥漫于全社会,有时因政府机构处理不当,还会酿成不良社会政治行动。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要通过经常性地将改革的正确认识告诉不同利益关系方,沟通不同利益方的利益要求,带动员工有序参与企业内部的和谐建设活动以及所在地区的社会活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就是通过坚持为民办事,协调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党组织与群众的经常性沟通,以促进企业和谐,增强自身的凝聚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同时它又在社会这个有机体中独立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以维护社会有机体的正常功能。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步入健康轨道后,更多的业主意识到企业不但要发展自己,而且要回报社会,自觉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为企业在竞争中提供强大的“形象优势”。适应这种良性发展的需要,一些成熟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及时提出以人品打造品牌,以党组织的形象树立企业的形象,以党员的示范作用带动员工的作用,这样企业的发展就有了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加明确的社会责任。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注重良好形象的塑造,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带动了众多非公有制企业的效仿。在这种企业——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党组织和党员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得到充分的展现,党组织的活动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

  当然,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也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这就内在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即改变基层组织的设置、活化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党的建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解决党员群众的思想困惑,也才能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


email:lifat@yeah.net| QQ:_3000_99**61 T先生
  服务指南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南国风网站的版权信息:保留所有权力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琼ICP备15001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