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救援 本报记者 孙岩摄
五大连池市一个两个月大的孩子颅内多处出血,需到300公里外的哈尔滨市抢救,得知此事后,北安市、兰西县和哈尔滨市的电台、的哥、交警、医护人员迅速行动起来
魏然 本报记者 叶勇
去年6月,在哈尔滨市拍摄的我国首部以救助一名外地被骨头卡喉的孩子为题材的数字电影《极限救援》首映。一年后,这段电影情节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多个城市多个岗位热心人的参与帮助,为一个幼小生命搭建起一条顺畅的生命之途。
两个月大的婴儿颅内出血
36岁的贾占文是北安市的一名出租车驾驶员,昨天9时许,他和往常一样在北安市人民医院等客。突然,几个大人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小孩跑了过来。“能去哈尔滨吗?孩子快不行了!”年长的妇女焦急地问。贾二话没说,开着夏利车就向哈市跑。
途中,贾占文了解到,小男孩叫张欣,刚两个月大,三名大人分别是孩子父母和奶奶,一家人住在五大连池市建设乡富强村。小张欣两天前开始发烧、呕吐,家人给吃小药后,不见好转,并出现了抽搐、昏迷。昨天孩子被抱到北安市人民医院,CT诊断结果让家人大吃一惊:孩子颅内多处出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需到大医院抢救。
300公里救援路爱心铺就
看着不断抽搐的孩子,贾占文将夏利车的速度提高到了每小时120公里,但仍然心急火燎。他想到自己不认识哈市的街路,怕耽误孩子抢救时间,于是拨通了北安市交广台电话。北安交广很快与省交广台沟通。一条救助小张欣长达几百公里的绿色通道就此铺开。
11时许,哈尔滨北新出租车公司的哥宋占明、宝驰公司的哥田野开车上了202国道,去为贾占文领路;华侨出租车公司的武宗诚则赶到庆丰收费站,联系“救命车”的过站问题;市儿童医院派出两位血液科医生、一名脑外科医生和一名护士带相应设备、药品乘救护车往张欣来哈方向迎过去;就连发生在公路大桥上的三车连撞事故的车主,也为此及时清理了事故现场,恢复了交通……
当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时,贾占文再次求援:由于匆忙,车上只有一个氧气袋,快不够用了。此时,孩子奶奶也出现不适,急需两个氧气袋救急。
通过电波,这则消息很快在全省发布。一位名叫王辉的兰西县出租车司机很快将两个氧气袋送到202国道旁,12时许,他将氧气袋塞进了夏利车内……
与时间赛跑,小张欣病情稳定
此时,天下起了大雨,给救助车辆疾驶带来困难。但为了这个鲜活的小生命,所有参与者仍在争分夺秒。12时50分,宋占明和田野在榆林镇路段接到夏利车,开始领路。13时许,车顺利通过了庆丰收费站开辟的绿色通道。
13时17分,市儿童医院的救护车在开出39公里后,接到了小张欣。在车上,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诊治、降颅压、点滴等措施;车外,呼兰、松北、道里区的交警进行接力特勤处理,形成了一条生命快速路;在儿童医院,院长丁凤姝亲自布置,成立了多科室专家参与的抢救组……
20分钟后,在警车开道下,救护车一路开到了内科病房门前。各种检查、止血治疗几乎在同一时间展开。医生初步诊断,小张欣患的是维生素K缺乏症造成的颅内多处出血。
至昨天截稿时止,张欣仍在输血、止血治疗中,病情较平稳,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处于监护中。
据血液科副主任张力伟说,该病在出血性疾病中相对常见,占10%左右,该院每年都会接诊十余起,病因多种多样,多数发生在农村。而在哈尔滨市出生的新生儿,均会注射10毫升的维生素K,基本不会患该病。而张欣出生后没有注射维生素K。张医生介绍,该病的治愈率在60%至70%,但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治疗越早越好。
看着病床上孙子安然入睡,张欣的奶奶纪玉珍瘫坐在椅子上。她说:孩子幸亏了沿途这么多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