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领导下,双流县工业集中区抢抓机遇、知难勇进,紧扣重点全力突破,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为工业经济又好有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业集中区运行情况。 (一)区域经济持续增长。1-5月,全县工业集中区完成增加值34.07亿元,同比增长29%,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1.67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入库税金2.53亿元,同比增长24.6%。工业集中度达63.7%,较去年年底提高3.3个百分点。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正式被省政府列入全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500亿园区,成为全省重点扶持的工业园区之一。 (二)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按照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项目开工的要求,以确定“项目动工月”等方式动员签约企业提早动工建设。截至目前,工业集中区有签约项目43个,开工建设项目29个,竣工投产项目24个。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5月,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33亿元。西航港工业集中区全面完成工业集中区四期场平、骨架道路建设工程;铺设自来水、天然气干管各14.3公里;全面完成天威专线(徐天线)15.5公里的塔基征地和电力通道拆迁补偿工作。同时,先期启动了2个服务点建设,完成了创业中心、孵化园、邻里中心等商务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蛟龙工业港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已开工建设,预计9月底可试运行,10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完善园区规划编制。一是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区一主业”产业发展原则,我县确定了“一龙头两支柱”的主导产业定位,全力打造以新能源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为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我县结合双流工业经济发展实际,已完成了《双流工业集中发展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08年-2017年)》的编制工作,正送请上级部门审批。二是完善园区“三规”编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市经委的具体安排,我县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能源规划编制工作,于2008年5月初正式启动, 9月底初步完成。随后分别送请市经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和市能源办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初审,根据初审意见,已及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三是完善产业体系深化。按照《关于深化“一区一主业”产业定位的通知》要求,我县通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拟定了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重点镇工业经济产业深化方案。其中,光伏光电产业确定的二级产业为光伏电池、光伏材料、光伏发电、光电显示和光纤光缆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确定的二级产业为机械制造业、电子电器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同时,按照统筹城乡、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在充分调研产业发展基础、区位优势等因素后,初步确定彭镇、籍田镇为工业重点镇,其主导产业分别为机电一体化产业和轻工业。 (二)加强项目用地报征。2008年,我县共获批工业用地计划指标3个批次2386亩,已全部领取批文。灾后重建工业用地指标4个批次2705.71亩,已缴清相关费用,将在批文完成逐级转发程序后领取。目前,2008年所获得的工业用地计划指标,已安排工业项目11个,灾后重建工业用地指标安排工业项目2个,面积112.88亩。 2009年我县共有广东兴发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电机有限公司、成都三强轧辊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西子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15户企业拟报征工业用地2003.98万元,协议投资342346万元,本期实际投资225346万元。 (三)创新政务服务机制。一是建立项目推进绿色通道。成立了县政务服务中心西航港分中心,将县建设局、县规划局、县安监局等19个县级相关职能的各项审批服务事项前移到开发区,为企业提供近距离的“全天候”、“全方位”、“全程代理一站式”联审办公服务,从根本上提高了行政效能,确保了一大批项目及时动工、顺利推进。截止目前,先后为全区50余家企业办理审批和服务事项337件,受理咨询435件。二是搭建入园企业融资平台。先后邀请市经委、市中小担保公司在工业集中区召开两次双流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帮扶解困现场办公会,承办了市经委召开的成都市中小企业融资代理服务工作现场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的资金难题。三是建立定期服务机制。将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内的40余个重点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成立了40余个分别由县委、县政府分管工业的领导任指挥长,县级各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重点项目指挥部。组织召开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例会,对天重点企业建设生产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融资贷款、直购电、企业用地等重点问题及时进行了协调和解决。定期召开蛟龙工业港工作协调会,积极推进蛟龙工业港“四大板块 ”建设,促进工业港向“工业城”转变,实现园区提档升级。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虽然我县工业集中区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在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项目建设推进缓慢。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投资者信心受挫,资金链日益紧张,部分项目调减投资计划,导致签约工业项目未能按进度动工、竣工或投产,项目实际投入放缓。二是主导产业支撑不足。目前,我县116户“一个龙头、两个支柱”支柱产业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除天威新能源外,尚未形成大企业、大集团和大产业。1-5月,完成工业增加值21.45亿元,同比增长31.6%,占全县规模工业的40%。三是要素瓶颈依然存在。今年以来,国家、省、市和县政府虽然对企业融资贷款提供了积极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惜贷现象并未出现明显改善,融资难依然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部分企业因资金链紧张,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针对工业集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工业集中区加快建设,发挥工业经济主阵地的作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园区建设。一是提升承载能力。尽快启动工业集中区五期、六期的规划并适时启动建设,拓展工业集中区的发展空间,确保2011年双流工业集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0km2。二是加大工业投入。三年内工业投入300亿元以上,加速打造3个“百亿产业”,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50%,着力将西航港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产业转移的聚集区,机制创新的先导区,工业新城的示范区”,基本建成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三是抓好蛟龙工业港产业升级。加快蛟龙工业港882亩“城中村”拆迁工作,拓展园区发展空间。采取先期试点、分期供地、滚动开发的方式,积极推动蛟龙工业港工业总部(四大板块)建设。加大工业港港容港貌治理,整顿规范工业港店招。 (二)做强主导产业。一是按照“一区一主业”的要求,紧紧围绕核研院、四川大学、中科院光电所等科研教育机构,大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产业的上下游项目,着力壮大“一龙头两支柱”特色产业,做大产业集群,建成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努力将太阳能、核能产业分别打造为“百亿产业”,将双流打造为全国知名的中西部新能源城;二是加快县所合作。加强与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合作,共同争取国家“02专项”核心项目在双流实现产业化,努力将微电子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为“百亿产业”。 (三)增强发展后劲。为促进项目按进度加快建设,一是继续通过每季度重点优势企业座谈会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促进会,及时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继续深化重点项目包联、联席会议、督查问效等制度,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为项目加快推进扫清障碍。三是坚持“存量调结构、增量调方向”,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抓住国家、省、市技改贴息补助政策,引导企业加快实施技改和技术创新、加大技改投资力度,通过充分挖掘技改投资潜力,弥补项目储备不足的投资缺陷。四是以国家支持四川灾后重建和强力拉动内需为契机,用好用足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土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及列入国家、省、市重大项目等的争取,促进项目建设扶持政策及资金的争取力度。 (四)缓解发展瓶颈。一是建立工业项目用地指标申报联系机制。定期加强规划、国土、经济和开发区等部门的有机对接,详细梳理项目用地情况,力争在“一个龙头、两个支柱”产业项目用地指标争取上取得突破。二是完善融资担保机制。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担保机构与园区企业的合作。加强对企业上市的指导和服务,缓解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三是完善能源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项目)
|
南国风网站的版权信息:保留所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