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的工作生活情况,年初,丰都县向现已到任的首批60名村官开展了一次专项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为100%。结果显示,96%的大学生对当初选择当村官感到满意。
从学历层次来看,丰都县首批大学生村官全部为专科以上毕业生,其中大学本科毕业占95%。从专业领域来看,文史类毕业生占82%,理工类毕业生仅占18%,其中农学占3%,工学占10%、理学占5%。
大学生为什么会选择到农村来当村官呢?调查中发现,约47%的大学生村官来自本县,57%的大学生村官来自农村。他们报名当村官的动机和目的包括:可以走进社会、了解国情占83%;到基层锻炼积累经验占97%;对三农问题有热情占35%;工资水平较高、福利待遇较好占60%;工作不好找,先就业再说占13%。
目前,大学生村官最关注的问题是创业扶持相关政策的落实,这占到调查总人数的71%。大学生村官最忧虑的问题是服务期满后的能否顺利转为公务员,这占到调查总人数的88%。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的情况,我们把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四个有利于”、“三个不可低估”、“三个不容乐观”、“三种最大担忧”。
“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无论从文化层次、知识水平和年龄结构,还是从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看,大学生村官相对于目前农村村级干部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他们的到来不仅改变了这支队伍的结构,还带来了新的事业观念、新的知识技术、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精神面貌,使原村干部们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后生可畏”,他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都受到冲击,工作热情得到激发。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村官使农村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二是有利于更新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尽管大学生村官在能力、经验和方法等方面有不利的因素,但他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视野宽阔,给农村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有利于农村村官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的更新。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大学生村官都是通过一定程序选拔出来的,是大学生中佼佼者,整体素质较高,对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的理解更深刻,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缺乏保障或缺失,他们往往有敏锐的察觉,也常常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仗义执言,从而影响其它村干部和广大村民,促进农村基层工作的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四是有利于传播农业先进知识技术。大学生有学识、有见地,他们的到来,为农村带来了新气象、新观念。尤其是25位所学专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在农村工作期间能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专业特长,把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到农村,造福农民。
三个不可低估:一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的热情不可低估。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只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是怀着对农村的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才来到农村的。然后却有7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对在农村创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特别是在“两个优惠办法”出台以后,来电咨询的较多。二是大学生村官的能力不可低估。首批60名大学生村官中,中共党员有15名,占25%;非党大学生村官中有7名在校期间曾获得优秀学生干部或优秀团干部表彰,占12%;其它大学生村官有学生干部或团组织干部经历的有21名,占35%。通过交谈,我们发现,这些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都比预想的要强许多。三是大学生村官计划对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作用不可低估。许多乡镇领导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持乐观态度,认为大学生村官通过农村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机遇及一系列优惠举措吸引大学毕业生从基层起步、到农村创业,优于以前的直接考入进机关的选人方式,是以“实绩用人”的理念在选才用才环节上的生动体现。
三个不容乐观:一是大学生掌握农业政策的能力不容乐观。60%的大学生村官刚刚离开学校,对农业政策一无所知,虽然有一部分也谈到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但与农村工作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大学生对创业困难的认识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人生地不熟,容易与其他村干部产生隔阂,村里的宗族血缘和邻里关系错综复杂,部分群众对大学生当村官持不信任态度,加上大学生自身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很可能造成大学生在任职后的几次碰壁中,产生消极厌倦情绪。三是大学生专业状况和村民期望差距不容乐观。从首批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上来看,与村民期盼的(农业种植、养殖,法律,财会,电子信息,企业管理)对口专业仅占42%。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重视,部分村干部和村民认为大学生当村官就极有可能成为“作秀”工程。
三种最大担忧:一是乡镇干部的担忧——大
学生村官能否长久。大学生刚刚踏上社会,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每年国家、重庆市的公务员考试,在服务考核转正后,可能都会去考取某一个职位。刚刚对村里有些感情,工作摸到了头绪、上路了,又要走人了。从个人情感上来讲,应该祝贺他们,但从农村工作的延续性来说,村官的更换频繁是不利的,所以乡镇领导对他们二年后能不能留在农村心存疑虑。二是村里干部和群众的担忧——大学生的知识能否用得上。部分村民对大学生带领全村致富的能力提出疑问,认为大学生只晓得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随便一个邻里纠纷就可能使其完全乱了阵脚,很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心骨。三是大学生的担忧——二年后能否顺利转正。在待遇上,有40%的大学生对目前的待遇不满意,但参加考试,并不是最看重这点固定工资,而主要期望二年后能按时转为公务员。在所属乡镇没有编制的时候,能否顺利转正是他们担心的问题。转正后能否得到重用也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此次问卷调查,如实反映村官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为县委和政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