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民政部统计,截至18时统计,四川省汶川县7.8级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重庆、云南等地。目前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正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
毫无疑问,任何自然灾害,对政府的治理和应急能力、社会的生活秩序和心理压力都会形成极大挑战。面对已经发生的灾害,我们必须构建更高的公共理性,共赴时艰,共渡危难。目前,我们最需要做的是赈灾本身,是积极救援、严防谣言、防止恐慌、稳定情绪。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全国各界齐心协力,保障民生,恢复被破坏的生活秩序,消除谣言与恐慌,逐步恢复重建。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面对灾害,恐慌是人的正常反应。但过度的心理恐慌,会造成个体认知混乱,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降低,谈灾色变,闻灾心惊,未灾先乱,从而不能有效地规避灾害。一旦出现社会心理恐慌,造成的社会危害,则往往比灾难本身危害更大。轻则造成社会波动,重则造成社会骚乱。因此,这时候,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是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出现恐慌与盲动行为。 一般来说,在面对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突发性灾害,容易产生盲目从众心理和行为。亦即人们常说的群体性盲目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上也称非常规集群行为。特定环境下的人群,会在某种诱因下,引发集体精神失常现象,称之为“精神病流行”。而一个常见的主要诱因,便是信息来源不是得自具有公信力与权威性的渠道,而是来自小道消息或者谣言。特别是极少数人惟恐天下不乱,别有用心,恶意造谣,弄得人心惶惶。所以,面对一切灾害信息,我们都要进行认真的甄别,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制造、传播小道消息和谣言。 类似于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时刻都可能发生,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可以预防的,还有一些自然灾害尚未找到准确与适当的预测、预防方法。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在考验政府应急能力,也在考验着每一位公民的应急能力、文明程度和心理素质。目前我们能做的是把危害降到最低点的,上下齐心,从我做起,稳定社会情绪,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积极支援灾区救援与重建。我们相信,面对自然灾害,只要我们官民一心,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的家园将会得到重建,并且“明天会更好”! |
南国风网站的版权信息:保留所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