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重申了我们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说:“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信念乃至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群体标志,它给予了共产党员对党组织的强烈归属感和投身崇高事业的历史使命感,也是衡量一个党员是否具有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的试金石。 (一) 理想是人类所特有的行动目标,是人类建筑在理性基础上的精神状态。人类从纯粹自然物中分化出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成为有目的性的存在。人类在适应自然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按照自己的目的发生改变,从而适合自己的生存。人类确定自己实践的目的,不是从个别主体的暂时需要出发,而是把主体作为一个类的存在、把实践作为一个不断的过程来考虑的。个体的需求要服从群体的需要,近期的目的要服从长远的目标。超越并引导着近期目的的长远目标,由于尚不具备实现的条件,所以只能是理性的创造物,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理想。长远的理想制约着人们现实的行动;坚定地相信某种理想一定会实现,理想就上升到了信念;把理想融入自己的世界观,使之成为个人的不朽价值和终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信仰。 由于生活的历史条件不同,生存环境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理性思维的方式和水平不同,不同主体提出的理想也各不相同。就社会理想——人类改造社会的长远目标而言,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不同阶级,他们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就迥然不同。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中只有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才具有光明远大的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无产阶级的理想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94页) 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它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并经受了社会实践的检验。《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一个半世纪里,共产主义理想已经从“一个幽灵”变成了一面伟大旗帜,引导着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而高擎这面旗帜的始终是共产党人。 (二)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在8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共产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要完成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承担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还要不要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或者说,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有没有实际意义?对于这个问题,一切真正的共产党人都应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要把握好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长远奋斗目标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作为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核心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高举共同理想的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万众一心,实现我们的目标。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在这个目标达到后,中国共产党还要领导中国人民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直至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是确立全国人民共同理想的坐标。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终有一天共产主义也会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第二,要把握好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党的最低纲领是党在当前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所确立的社会理想,并非是理性强加给历史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它的根据就在现实社会当中。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实现,就是存在于现实中的那些根据——社会矛盾——的充分展开。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就要从现实着手做艰苦的工作,为逐步展开共产主义的根据创造条件。所以,共产党人在当前阶段的奋斗目标,既要解决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又为实现自己最高奋斗目标创造条件。这就是所谓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最低纲领要统一于最高纲领。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在当前发展阶段的基本纲领,它一定要统一于我们党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离开了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三,要全面准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变化了的实际相结合,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作出了切合实际的新结论。之所以要得出新结论,是由于有些原有的结论已经不能回答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认识要扩展;有些原有的结论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揭示问题有局限,认识要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受社会历史条件所限,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一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容纳社会生产力的程度估计不足;二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长期性判断不准;三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的预见简单化。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这些问题上也有过错误认识,走过不少弯路。经过艰苦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党在承担起21世纪新的历史任务时,在这些方面研究新情况、得出新结论,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这些方面的理论创新,仍然是与科学社会主义已有的那些科学结论一脉相承的,是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有着一脉相承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它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决不能因为我们党专注于这些方面的理论创新,就认为我们放弃、丢掉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恰恰相反,“三个代表”的要求正是在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提出的,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 通过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建设的经验教训,经历了认识和实践上的曲折、反复,我们党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于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实事求是地指出这一点,表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态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论”,也要反对悲观失望的“渺茫论”。 什么是空想论?恩格斯曾经指出:“空想主义者的见解曾经长期支配着19世纪的社会主义观点,而且现在还部分地支配着这种观点”,对于信奉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那些人来说,“社会主义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要把它发现出来,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因为绝对真理是不依赖于时间、空间和人类的历史发展的,所以,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被发现,那纯粹是偶然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732页)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不依赖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的绝对真理,这在思想路线上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是一脉相承的。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当作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把它看成是超脱于人类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之上的僵死的东西,乃至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概念化,就是把科学社会主义退回到空想。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大家都应该深刻认识这个道理。”认识这个道理的关键,在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与时俱进的本质。 与“空想论”不同,“渺茫论”把共产主义看成是毫无希望的目标,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看成是与现实完全不沾边的事情,其要害是放弃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破除“渺茫论”,我们必须把握这样几个观点。 第一,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变革过程与自然进化过程的统一。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科学论断表明,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一样,遵循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制度的革新,意识形态的转变,乃至人们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的更新,都有其内在的时间量度,它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从世界历史看,奴隶社会存在了数千年,封建社会存在了二千多年。在这样长的历史时期中,被剥削阶级始终没有停止过为争取自身解放而进行的斗争。资本主义制度迄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与资产阶级同时产生的无产阶级也从未停止过斗争,不过直到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诞生,它才由自发的斗争转变为自觉的斗争。这种自觉的斗争已经进行了150多年,无产阶级还要继续斗争下去,直至取得实现共产主义的最后胜利。如果说历史上的奴隶阶级、农民阶级经过上千年的斗争也无法摆脱被剥削地位的话,那么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则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有着非常光明的前途。 第二,共产主义是奋斗目标和奋斗过程的统一。当我们讲到共产主义的时候,它包括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运动三方面的内容。共产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共产主义制度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所预见的无产阶级获得完全解放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运动是无产阶级为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而进行的现实斗争。共产主义理论是在分析现实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它对未来社会的预见不是建立在头脑中,而是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坚实基础上。与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相统一的实践,在这一理论产生的时候就已经在进行了。这个实践是一个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很长,但它始终是一个统一的运动过程。我们今天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做的一切,都是这个实践的必要环节,都是在为未来的共产主义大厦夯实牢固的地基。 第三,共产主义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统一。在社会历史范畴,认为社会的发展遵循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坚信人类的前途将会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使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生观的基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决定了一个共产主义者对于人生的基本态度,更高的思想境界可以使他们超越现实物质生活条件的限制,不计个人得失,把为人民利益而工作作为人生的第一需要,自觉地践行“无私奉献”、“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等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行为规范。我国许多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典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共产主义道德楷模。 第四,实现共产主义是改造社会与改造自然的统一。共产主义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这个飞跃将使“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同上书,757—758页)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促进着改造社会的过程,并且要通过社会改造的成果实现自身的意义。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速度大大加快。但是在社会生活领域,还有许多必然性有待人们去认识,社会改造任重而道远。人类在改造自然中面临的许多问题,不仅涉及到将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就呼唤着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如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框架内几乎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我们今天为发展生产力,为符合人类生存要求而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每一个成果,都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迈出的坚实步伐。 综上所述,理想是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科学理想,代表着人类社会无限美好的未来。共产党人要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并从当前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现实的奋斗目标。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同时,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反对形形色色“空想论”和“渺茫论”的错误倾向。 《关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思考》欢迎阅读关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思考。 |
南国风网站的版权信息:保留所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