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行了激励保障机制,搭建党内关爱平台。从制度上关心爱护党员,激发党员的长期奉献热情。一是全面实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以支部为单位,本着“教育提醒、警示监督、沟通思想、激发热情”的目的,祝贺党员政治生日,并与党员谈心,了解思想、学习、工作情况,肯定成绩,帮助指出不足,体现组织在政治上、生活上对党员的关爱,实现党组织与党员的双向互动。二是完善党内定补制度。出台《关于对生活困难党员实行补助的意见》,从2006年起,全县每年确定100名家庭生活特别贫困、家庭年固定收入低或因病、残、灾害等特殊情况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给予每人每年800元的补助。实施《岱山县原村(乡、公社)干部“以奖代补”实施办法》,切实解决已离任的村干部后顾之忧。三是实施党员“素质教育”工程。在渔农村、企业、机关三个层面,开展党建“三培养”活动,全面提升了党员素质。在全面超额完成渔农村基层党建“三培养”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三培养”活动,深化与培养对象的结对帮扶,建立已培养成功的“三培养”对象与新培养对象的结对帮扶。
二、建立了党员定人定岗机制,搭建服务群众平台。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共建立帮扶对子4020人,解决群众困难1642个,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总价值36.13万元,受到帮助的困难群众达到9903人,整个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达到99.8%。在社区,实施在职党员“双向一证”管理制度(“双向”指双向管理、双向反馈,“一证”指活动登记证)。落实“一人一(多)岗”的党员义务岗位职责,积极引导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和参与社区建设,及时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活动情况,协助单位党组织抓好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在“七?一”活动期间,县属单位、部门共453名党员干部参与“党员活动日”,为社会弱势群众捐款30000多元。在渔农村,建立健全社区党总支(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群众四级联动组织网络体系,每一名渔农村党员联系若干户渔农民群众,通过建立联户党员联系群众工作考核、联系情况月报告制度、社区党组织社情民意分析会等制度,实行定人、定时跟踪联系服务。全县7个乡镇共有3387名党员联系47490户群众,参与联系的党员占渔农村党员总数的75%左右,群众的覆盖面基本达到100%。 三、采取“建、联、评”模式,搭建党员教育管理平台。针对不同的党员群体,通过“建、联、挂”构建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建”,通过采取把支部建在企业、联在行业、并在楼宇,建立了五匠党支部、个体工商户支部、社区楼道党支部,着力实现组织全覆盖。“联”, 实行流动党员“双向”管理,即建立流动党员自我管理和党支部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的新机制。实行专人定期联系制度,进行双向交流联系;采取定期结对联系、返乡集中补课、在外设点学习的形式,强化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在部分乡镇建立了党员之家、党员活动中心,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活动无场地的问题。“评”,开展“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党组织、下级党组织评议上级党组织,争创优秀基层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完善了渔农村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出台《岱山县渔农村党员联系群众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结合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服务承诺,每年底各党小组组织群众对承担联系责任的党员进行综合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作为考核党员的一个重要依据;采取党员评议与群众评议、定量评议与定性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四、完善了基层组织运作机制,搭建渔农村组织建设平台。积极探索渔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形势下的运作机制,构建有利于党员保持先进性的保障机制。一是调整基层组织设置。在联合建立渔农村新社区的具体过程中,成立社区党委或党总支,下设党支部,各党支部以下再设立若干个各党小组,以经济强村或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的村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党委(党总支)书记,在组织上实行统一领导,形成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加大社(村)务公开的力度,形成由社区党组织和社区管委会联席会、民主听证会、社区(村)账乡镇代管等多种形式相互配合的社区管理体系;实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定期组织党员群众按照汇报事项、民主讨论、公开质询、意见反馈的“四步评议法”,对凡涉及工程建设、财务收支、人事等重大事项,做到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集体民主讨论后及时公开;实行社区(村)干部年度责任考核、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评议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使用和报酬挂钩,加大了对社区(村)干部的约束力度。三是推进新社区组织阵地建设。从健全管理,完善功能,强化服务,创新阵地等方面入手,加快社区新建、扩建和购买修缮工程建设,已完成17个办公场所的建设,其余9个正加紧建设;不断扩展办公场所服务功能,设置“四室一站一窗口”,即社区警务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社区会议室、远程教育站点和便民服务窗口,使之成为集干部办公、便民服务、党员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村)干部之家、党员之家和渔农民群众之家;切实将社区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与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紧密结合,大力推进社务公开,建起了规范的社务公开栏,将社区履职情况、社区重大事项及时公布,实现社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 |
南国风网站的版权信息:保留所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