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登录中心 | | 网络导航
logo 来海南旅游咨询 海南旅游 预订海南酒店 自驾租车 海南高尔夫 问路订房就请拔打海南旅游百事通  全天24小时为您守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导航页为首页
内容页为首页
当前位置:南国风 >> 公文写作 >> 浏览文章

良好的银行文化是立行之本

作者:佚名 日期:2008年10月28日 来源:不详 人气:
'yoo' id="doY0uE168" zzz="7" >良好的银行文化是立行之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要求我们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文化软实力突出表现在团结和谐、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国民精神状态、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
   企业是社会的缩影,其文化建设的结果最终表现为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的状况。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应当从社会的微观基础抓起。
   《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文”是慢慢积累的意思,所以企业文化是无法一蹴而就的。企业文化是象征的、整体的、惟一的、稳定的、难于改变的。从这一释义出发,银行文化应当是指银行业机构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机构特色的价值观念。也是经营准则、经营作风、风险意识、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一、银行文化建设应有的内涵
   银行是一个“产品”同质化很高的行业,从全球来看,市场风险、信贷风险、操作风险三大风险是世界银行业经营管理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而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案件隐患有增无减则表现为我国银行业的特殊性问题。研究银行文化建设,既要研究共性问题,也要研究个性问题。在我国银行业建立起一种行业普适价值观,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有效防范风险的能力,这是构建良好银行文化的宗旨所在。
   (一)“以人为本”是银行文化的核心
   银行员工的利益需求是多方面的、会变化的,最根本的是生存利益,最有效是全面发展。建设银行文化,就是要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银行得以体现。作为高管层,要根据员工的特长和个性来设计员工的职业生涯。对内,要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理解员工、重视员工、依靠员工、团结员工、培育员工,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只有充分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才能齐心协力渡过难关、求得更大的发展。只有充分考虑员工的多层次需要,创造员工自我实现需求得到满足的良好环境,才可能促使员工创造出远远超越他们收入的价值。只有形成“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氛围,使银行发展的成果与员工分享,员工与银行同步成长,才会使员工具有“成就感”和“家园感”。对外,要以客户为中心,树立服务为本的经营理念,用诚恳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服务技能、灵活的服务方式、先进的服务手段、优质的服务质量来赢得客户。这对提高银行吸收存款的数量和优化贷款的质量,资本的积累和自身发展,实现持续经营、稳健发展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合规”是银行文化的根基
   “合规”是全球银行业的一个普适价值观,研究银行文化,就是要将合规的价值观根植于员工的头脑。合规是银行内部的一项核心管理活动,这就要用稳健经营的经营理念来校正员工的行为习惯,确保银行的活动与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相一致。“合规”包含着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规”。这个“规”必须是符合法律并能适应银行经营特点、提升经营管理层次、保障银行健康发展又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二是员工都要去“符合”这个合格的“规”。
   (三)“风险意识”是银行文化的灵魂
   “以资本对风险的约束为基础、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相适应、风险成本与风险收入相匹配”,这是基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风险管理基本准则的经营理念。一家银行采取什么样的业务发展战略,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是否顺畅,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银行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在重大的风险问题上达成基本的共识,规章制度是否充分合理并得到贯彻执行,出现了例外情况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能体现银行的风险管理,都可以从中找到银行文化的影子。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是银行治行之本、动力之源、持续发展之基,只有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把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银行业务的整个流程,使风险管理由高深抽象的理论变为现实生动的银行文化,并转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才能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才能使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
   (四)“形象”是银行文化催生的核心竞争力
   银行文化除具有激励、约束、调适、辐射、润滑、优化、振兴、导向、凝聚、育人等功能外,还具有塑造形象的功能。银行文化应当导入CIS设计,进行银行形象塑造。CIS是英文Corporate Indentification System 的缩写,即企业识别系统。CIS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 ,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将信息传达给银行内部和社会公众,使其对银行产生一致的价值认同感和亲和力。银行形象是银行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射,银行形象与银行文化是标本关系。对于银行来说,形象的作用远远超过银行本身的有形资产,谁的形象好,谁就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银行良好的内部形象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良好的外部形象则能够更深刻地反映银行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使银行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从而确保稳固占领市场。
   (五)“社会效率”是银行文化体现的社会责任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在社会中扮演者资金引导的作用。由于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还不够顺畅,信贷的“卖方市场”仍是当今以至今后一段时期存在的主要矛盾。信贷支持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应当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为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贷款应发放给能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借款人。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考虑,在选择信贷方案、评审贷款业务时通常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项目的经济效益上,而忽视对社会效益的考查。一些贷款项目经济效益很好,但对生态和人们生活环境带来巨大危害。一旦商业银行向他们提供贷款资金,虽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会获得较高的贷款利息和收益,但由于项目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社会消除它们的成本往往超过企业为社会创造的效益,最终使得社会总体利益受到损失。

<< 1 2 >>


email:lifat@yeah.net| QQ:_3000_99**61 T先生
  服务指南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南国风网站的版权信息:保留所有权力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琼ICP备15001822号